|
池塘水质浑浊,找对原因,才能处理得当养殖塘口水体浑浊,有泥浑、白浑等现象,是水产养殖中经常遇到的问题。但无论何种水浑都会对鱼虾蟹水产养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,一旦处理不当,会对养殖业造成极大危害,甚至造成经济损失! 水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1.降雨频繁。尤其是土池,一旦被雨水冲刷,泥沙就会冲入池内,使水体变得浑浊。 2.藻类太少。尤其是新塘,缺乏藻类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。藻类不能生长或藻类太少,缺乏自净能力。 3.池塘返低。高温期,水位较深的池塘,底层水温较热,上层水温较凉,会形成对流,底部会将污物带到池塘水体上方,导致底部回流,造成水体浑浊。 4、放养密度过大。当放养密度过高时,鱼虾会游到底部,搅动底部的淤泥,也会造成水体浑浊。 5.浮游生物过多。尤其是水体中枝角类等昆虫过多,摄食藻类,影响水生植物的净化能力,导致水体溶解氧不足,造成“虫子”特有的白浑。 如何判断水是否混浊 取一个透明的瓶子,把池塘里的水倒进去,静置一会,看看有没有沉淀物。 1、观察瓶内有沉淀,但整体澄清表明水体混浊是由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沉淀物悬浮引起的。 2、观察瓶内没有明显的胶体混浊沉淀。 如何有针对性地处理浊度 1、胶体混浊 由于水体中浮游动物太多,不建议杀掉,有一定的风险,可以用水泵,加个过滤器把浮游生物过滤掉,再进行处理水净化和藻类培养。 2、有机物的悬浮浑浊(泥沙) 方案一:用高铁酸钾或氯化铝等聚合物进行吸附、絮凝、沉降,然后用底无忧改底,防止高铁酸钾或氯化铝铁对鱼虾呼吸系统的影响; 方案二:可以先使用水无忧进行解毒抗应激处理,再使用藻益多进行藻类培养,或者将周围富含藻类的水引入后在进行藻类培养操作。 |